首页 要闻正文

底部或已探明大宗商品市场传来“牛蹄声”

6月以来,国内大宗商品期货指数涨幅超16%,多类工业品期货涨幅超40%,尤其是原油、铜、铁矿石等化工、有色、钢铁上游原材料价格涨势突出。钢铁产业中,上游品种期货价格涨幅远超下游品种。

业内人士认为,供给刚性、投资者规避短期汇率波动风险的行为驱动部分全球性定价较强的商品强势上涨,随着供给趋向宽松、人民币汇率趋稳,此类原材料价格向上空间有限。目前来看,大宗商品价格年内底部或已出现,在需求复苏预期下,未来料呈现震荡向上走势。

大宗商品涨势突出

6月以来,大宗商品涨势突出。文华财经数据显示,截至9月20日收盘,文华商品指数自6月1日低点以来累计上涨16.2%。新一轮商品牛市呼之欲出。

期间,农产品期货板块涨幅约10%,多个工业品期货主力合约累计涨幅超40%。尤其是对外依存度高的原油、铜、铁矿石,相关期货品种涨势引人注目。文华财经数据显示,沪铜期货自5月25日低点以来累计上涨10%,同期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涨幅为40.4%;上海原油期货自6月1日低点以来累计上涨约40%。

焦煤、焦炭期货主力合约同期涨幅约为62%、39%。相比之下,国内供给为主、煤焦钢产业链终端的螺纹钢期货涨势则逊色许多。5月底以来,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涨幅约为15%。

对于海外供给占优品种期货价格涨势更为突出的现象,中信期货大宗商品策略资深研究员张文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解释说:“这体现了部分交易者对于短期汇率波动风险的关注。由于通胀维持高位导致美国持续加息,中美利差倒挂程度加大,部分交易者买入部分全球性定价较强的品种,规避短期汇率波动风险,因此价格上涨较明显。国内经济企稳复苏需要时间,同时也更强调新产业业态的高质量发展,与传统行业相关的国内供给商品,如螺纹钢,涨势就不如对外依存度高的商品。”

从宏观角度看,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李彦森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全球经济三季度存在企稳迹象。美国经济受到美联储加息影响下降,随着加息进入尾声,制造业PMI等经济指标显示经济下行放缓。中国经济伴随一揽子稳增长、稳地产政策出炉,二季度以来也持续修复。从供给来看,海外依存度高的大宗商品供给存在刚性,甚至供给出现收缩,如原油等减产导致涨价。需求相对供给弹性更大是进口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关键因素,对上游产业链利润有提振作用,但对国内下游产业链利润带来更大的压力,尤其是低附加值的中下游产业链。

震荡上行走势可期

对于钢铁产业来说,上游商品价格涨幅远超下游的现象,导致国内螺纹钢加工利润偏低。

甚至有观点称:“用最贵的铁矿石生产出了最便宜的螺纹钢”,对下游企业来说,如何避免当前不利局面?

“中国铁矿石和螺纹钢价格及生产利润显著分化,主要是源自两者产能集中度的差异。中国钢铁产能集中度较低,产能分散且充裕,螺纹钢在钢材中附加值偏低。现阶段,改变这一不利现状的有效方式是控制产量,包括钢厂主动减产及政策性限产,在减少螺纹钢供应同时,降低铁矿石用量,进而修正两者利润不均衡的局面。”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资深钢材分析师汤冰华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

张文则建议下游企业合理运用期货、期权等套期保值工具进行避险。“在铁矿石库存较低的时候,提前按照需求合理地在国内期货市场做买入套期保值,就能够防止未来价格上涨时由于库存不足带来的价格波动风险。现在需要做到市场化,合理地按需采购,不要由于短期情绪化上涨,就在高位累积库存。预计之后铁矿石供给将逐渐转向宽松,而人民币汇率也将趋于稳定,此时原料价格或有回归可能。”张文表示。

展望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李彦森认为,从大方向上看,预计大宗商品价格年内底部已现,未来料呈现宽幅震荡上行走势。

“本轮原油、铁矿石、铜、纯碱等品种上涨,主要是受到短期汇率波动和供给端冲击带来的影响。原油方面,由于欧佩克减产行为前期已经被市场充分‘计价’,预计价格进一步上行空间不大,可能出现回调风险。随着国内经济逐渐企稳,利好政策频出,汇率因素带来的原材料上涨或将趋于平淡。”张文建议投资者关注国内权益市场前期情绪释放后的企稳反弹投资机会。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