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运行机制、技术手段发
9月15日,在中国慈展会组委会主办、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承办的第十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展示会主题研讨会上,发布了《中国慈善服务发展报告》。
报告认为,我国慈善服务在发展实践中呈现出五大特征:一是慈善服务领域和内容不断拓展。二是服务主体走向多元化。三是服务项目呈现多样性。四是服务形式创新发展。五是志愿服务有序发展。报告肯定,我国慈善服务在全面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中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
报告建议,慈善服务的未来发展要回应人民需求、解决现实问题。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第一,明确中国特色慈善服务的发展理念与目标。第二,完善慈善服务的法律政策体系。第三,精细划分慈善服务的对象群体和内容。在扶贫济困、教育、医疗等传统领域保持稳定深入的服务,同时提供满足个性化、差异化、小众化需要的慈善服务,整合资源,提升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第四,夯实慈善服务的主体基础。完善慈善组织的发展,加强慈善服务专业人才培育,重视志愿者队伍建设。第五,优化慈善服务方式。大力发展社区慈善,紧密结合信息技术,强力推动创新发展。第六,实现慈善服务与政府公共服务的有效衔接,强化工作机制、服务内容、资源和数据等方面的衔接。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在题为“以创新精神开创中国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演讲中指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要发展好中国慈善事业,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积极作用,必须以创新精神开创中国特色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这种创新包括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运行机制创新、技术手段创新。
他强调:一是必须牢固树立“中国特色慈善事业”新理念。需要总结我国慈善事业的实践经验,提练出有中国特色的慈善事业基本规律与特征。二是通过重构政社关系,创新慈善事业发展模式。一方面,要遵循公益、自愿原则,坚守现代慈善普遍具备的平等、法治特征;另一方面,要注入中华慈善文化并与现行制度融为一体,形成政府主导与慈善自主之间的有效协同、良性互动关系。三是要通过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实现慈善运行机制创新。应当秉持开放性原则,持续推动慈善项目、资源动员机制、服务形式、合作方式创新,并促进法定社会保障制度与慈善事业对接,调动社会资源、汇聚社会力量,让公众爱心善意得到充分释放。四是要通过技术创新,助力慈善事业新发展。搭建更加便捷、更具吸引力的慈善新场景,推动慈善项目设计创新,提升慈善服务的精准度,增强慈善组织与捐赠人及社会公众之间的信任,通过数字化转型打造新样本,进而形塑出健康持续的慈善新形态。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