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分析师突破“4000”背后:勇立产业变革潮头
2023年上半年,证券从业分析师数量突破“4000”大关。
券商分析师可谓金融行业最忙碌的人群之一。近年来,券商分析师不仅人数大增,发表的研报数量、路演次数也有较大幅度提升。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调研发现,券商研究业务的发展运行聚焦国家战略发展导向,加大了在新兴行业领域的研究布局和人才布局,同时加码对产业链的深度研究。例如,近两年,多家券商增设了人工智能、元宇宙等研究小组;又例如,多家券商加强了对具有产业背景的专家型人才的吸纳。
业内人士称,正是由于券商能勇立产业变革潮头,不断提高行业研究能力和研究的专业度、深度、前瞻性,才能更好发挥其服务国家战略、资本市场和行业发展的重要功能。
人员增加 分析师数量呈上升趋势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6月14日,证券行业分析师共计4190名,相较于35.01万证券行业整体从业人员数量,分析师数量占比并不算多,但其市场影响力不容小觑。
通过近几年的数据可以发现,证券分析师数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在2017年末,证券分析师数量为2589名;2018年、2019年市场震荡,证券分析师数量突破3000人大关,至2019年末为3220名;2020年、2021年,证券分析师数量基本维持在3400人左右;至2022年末,证券分析师数量增至3935名;2023年上半年,证券分析师数量再度小幅增加近200人。
从行业分布来看,截至6月14日,有10家券商的分析师数量超过百人。Choice数据显示,中金公司以255名分析师的数量居于行业首位;中信证券分析师数量为179名;国泰君安分析师数量为154名;兴业证券和广发证券的分析师数量分别为142名和139名。
在研究领域分布上,各家券商各有不同,头部券商更看重行业全覆盖,中小券商则侧重特色产业覆盖。如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的研究业务分为10个产业大组,覆盖宏观经济、固定收益、策略研究、金融工程及大类资产配置、政策研究、行业研究等共38个研究团队;华安证券研究所则重点布局总量、大科技、大消费、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制造等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的行业。
可以看到的是,各家券商均在试图扩大研究业务,加快人员配置。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总经理周海晨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研究所目前拥有本土市场大规模的专业研究和咨询服务团队,后续将根据控股公司战略及研究所整体布局,围绕重点领域完善研究人员配置,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研究团队。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兼国际业务部行政负责人武超则表示,未来研究人员配备上不会一味追求人数增加,而是要提高“人”的“质量”,回归研究本源,优化人才队伍。
作为行业内研究所转型的典型代表,国金证券研究所自2022年初开启“3.0”改革,国金证券研究所所长苏晨介绍,目前人员增长30%以上,“我们后续大力发展研究所的决心不变,仍将继续扩大队伍规模”。
同样,2020年1月华安证券启动做强研究业务规划,华安证券研究所所长尹沿技指出,研究所经过三年的稳步发展,从0到1,目前研究所人员维持在130人左右,未来会根据市场情况保持一定的团队规模。
加强协同 与各项业务双向赋能
近年来,除了卖方研究,券商研究所正在更多地为其他业务板块提供智库和研究支持,在双向赋能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研究能力和对资本市场及行业发展的服务能力。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高度重视与公司投资银行、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投资、衍生品业务等其他业务板块的协同赋能。据武超则介绍,在对内服务上,研究所协同公司业务部门打造投行、投研和投资能力的复合“铁三角”,以及基于财富管理、资管的机构业务的“铁三角”。在“铁三角”模式下,倒逼研究员深入产业内部,熟悉产业发展脉络,持续提升投研能力。
“一个券商发展研究所,要能够长期、持续、稳定发展下去,必须要深入融入公司整体发展中,切实参与到公司各项业务。”尹沿技表示,公司希望研究业务能够成为开展机构业务的引擎和发动机,也能够给投行、投资业务带来专业能力支撑。不仅在公司内部,在外部也积极拓展一些合作。
苏晨表示,国金证券研究所与投行部门紧密配合,在汽车零部件、医药、电子、机械等领域深耕产业,具备独特的产业链资源优势以及显著的市场定价权。同时,国金证券研究所成立了“前瞻组”,重点研究新兴产业方向,总量团队也为政府部门提供智库研究支持,从事一些课题的研究和政策建议。
紧跟形势 聚焦国家战略导向
除了与公司各项业务双向赋能,紧跟形势,聚焦国家战略导向,挖掘价值所在,更好地服务资本市场和行业发展已越来越成为券商研究业务的重要方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发现,各券商正通过及时调整研究团队设置、吸收各行业专家型人才、加强研究国际化水平等途径,坚实地迈向上述目标。
周海晨表示,申万宏源研究所始终坚持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发展方向,聚焦党和国家战略发展导向以及具有新经济特征的重点研究领域,加大在绿色金融、科技创新和人工智能等新兴行业领域的研究布局和人才布局,通过“外引内培”方式加大新能源汽车、电子、产业研究等领域的人才团队配备。
“我们近两年分别增设了‘政策研究、新股研究、人工智能、ESG、金融科技、金融产品、新能源汽车锂电与材料’等团队,及时为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提供专业投研成果。”武超则称。
在人才储备和吸纳方面,武超则介绍,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近2年吸收了大量非金融专业专家型人才,目前研究团队中有过半的研究员具有行业和产业背景。“研究所的团队配置目前相对稳定,团队之间分工较清晰,对于新的环境形势、产业发展、政策导向也会考虑进行动态调整。”武超则说。
据周海晨介绍,申万宏源研究所已逐步形成“投研+政研+产研”为一体的研究布局,目前实现全行业配置,多领域覆盖。周海晨说:“我们一直非常关注市场动态,紧密追踪重点行业和市场热点领域,并紧随行业变化进行人才布局,加强人才储备,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需求。”
侧重产业研究的国金证券研究所内部形成了产业链打通研究的文化。据苏晨介绍,今年年初以来,研究所成立了“AI+”联合研究团队,以计算机、电子、传媒、通信四个行业为首,牵头各个行业团队前瞻研究“AI+”领域。国金证券研究所还建立了定期沟通交流机制,由宏观策略牵头,各行业相互沟通验证,会随着最新环境形势、产业发展、政策导向等进行战略布局,高效推动跨行业的大产业趋势研究。
此外,不少券商近年来把研究国际化上升到战略高度,其中便包括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武超则称,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已向数十家海外大型规模的资产管理机构客户提供研究服务,并协同公司一级市场业务部门进一步提升中信建投国际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未来还将进一步加大中国香港方面的研究员布局,提升海外市场服务能力。
对于研究领域的“新势力”华安证券研究所来说,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的行业成为其重点布局领域。尹沿技表示,现在市场上的一些热点,其实也是研究所一直关注的题材,如大科技、新材料等。“我们一直在进行深度产业研究,我们的这些深度研究已经囊括了很多热点,我们相信,只要努力做前瞻性深度产业研究,就可以从本源或本质上抓住每一个热点所带来的市场机会,我们会更加系统性、灵活性地看待和研究每一次技术突破和产业革新,以不变应万变。”尹沿技说。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