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正文

松江枢纽建设跑出“加速度”,全力打造三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交汇点和链接点——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虽已过寒露,秋意渐浓,但松江枢纽建设工地现场依然如盛夏般火热——3000余名工人大干快建,全天候两班倒、连轴转,以实际行动诠释项目施工的热度、力度与速度。

松江枢纽建设跑出“加速度”,全力打造三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交汇点和链接点——

“当前,我们正抓紧开展土方开挖和地下结构施工,预计今年年底前完成地下主要结构出正负零,明年5月底前主体结构封顶,明年11月30日项目竣工。”现场项目负责人之一的周翀介绍,包含服务中心、北广场及周边配套工程建设的项目当前已完成总投资概算的35%左右,松江枢纽站房总工程量目前已完成67%,为明年年底沪苏湖铁路通车、松江枢纽站体启用做足了准备。

松江枢纽乘势而来

松江与铁路的关系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1906年苏浙铁路开工兴建,两年后,上海至枫泾段率先建成通车,松江由此翻开了铁路运输的历史篇章。从1906年到2023年,百余年间,松江铁路交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变化,也推动并见证了松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如今,为了与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这一定位相匹配,以沪苏湖铁路建设为契机,在总面积约158.4平方公里的新城土地上打造的松江枢纽,成为松江新城建设的一张“王牌”。2020年6月5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项目沪苏湖铁路开工,松江南站迈向松江枢纽的蝶变之路由此开启。

沪苏湖铁路全长163.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沿线设8个车站,松江段全长30.44公里。松江枢纽是沪苏湖铁路沿线最大新建站,由现有松江南站全面建设升级而来,建成后将拥有始发列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上海西南门户枢纽。

松江枢纽设计站体规模为9台23线,预测未来客流规模为2500万人次/年,站房以“云间映玉兰·花开无限环”为设计理念,从多维度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其中,玉兰花的形态承载着松江优美的山水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底蕴,花开无限环的建筑理念则以蕴含丰富中国哲学内涵的圆形为基本建筑语言,多重圆环循环依次展开,形成南北、东西向的两条发展轴。二者巧妙结合,让人们对这座高铁枢纽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无限遐想。

根据规划,松江枢纽样板示范区面积247万平方米,松江枢纽站体总面积约22万平方米,相当于31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其中,服务中心地上建筑面积92311平方米,沪苏湖站房60000平方米,松江南站既有站房8500平方米,地下两层预计可规划社会停车位2000余个。

工期紧、任务重、安全质量要求高,目前松江枢纽所有项目正在紧张有序推进中。其中,铁路线上站房于今年4月完成施工招标,5月结合北广场项目开工建设。松江站服务中心已启动地下二层主体结构施工,预计11月底完成土方开挖,目前打桩工作已经完成九成以上,项目总体工程量已完成39%。北广场项目已基本完成桩基及围护施工,正在进行土方开挖及地下结构施工,目前完成总体工程量的22%。此外,松江枢纽的11条涉铁配套道路建设也在有序推进中。

复式枢纽服务国家战略

通达则地盛,地盛则繁华。“上海松江枢纽是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国家战略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重要支点和引擎,作为上海卓越全球城市的城市级枢纽,是上海市西南方向纾解虹桥枢纽压力、服务全市域的重点锚固节点,是‘新城发力’背景下带动和激活松江新城南部区域功能提升,形成功能多元、开放融合的‘城市客厅’的重要支撑。”松江区交通委主任杨进表示。

未雨绸缪早当先,抢抓机遇谋长远。值得一提的是,在建设客运枢纽的同时,松江区正结合沪苏湖铁路松江枢纽和石湖荡铁路货场,规划建设“站城一体”“产城融合”“客货兼容”的复式枢纽——松江多式联运物流枢纽。根据预测,其远景货运总量约2000万吨,货物估值将超3000亿元。

“我们将充分发挥铁水、公铁、公水联运优势,依托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构建‘以国际班列为牵引,联动海运航运体系,深度融合高铁货运’的多式联运物流体系。”提及未来规划,杨进充满信心地表示,松江枢纽建成后,将利用五条国铁线汇集优势,通过国家铁路干线直达欧洲,服务欧亚板块。同时以沪昆铁路、沪昆高速为纽带,直通磨憨、磨丁口岸,深入东南亚腹地,实现亚太跨区域的资源配置。在“双碳”目标推动下,促进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在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推动上海建立国际化大都市城市现代物流体系,成为我国迈向现代化铁路强国的有力注脚。

附件: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